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3年第14期
编号:13164431
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5月15日 李江科 陈少军 陈艳俏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[摘要]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。 方法 选择7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用血压监测仪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。 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,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Ⅲ级和Ⅳ级患者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 < 0.05)。 结论 昼夜节律异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意义的临床指标。

    [关键词] 心力衰竭;血压;昼夜节律变化;临床指标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541.6 [文献标识码] A [文章编号] 1674-4721(2013)05(b)-0029-02

    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晚期阶段,表现为心脏收缩和(或)舒张功能的重度受损,并伴有神经与体液激素的改变。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,其变化同样也受着神经体液的调节。正常血压24 h的波动是有规律的,而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节律的变化又是如何,本研究观察7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变化,现报道如下: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随机选择2008年2月~2009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(心衰组),其中,男49例,女23例,平均年龄(62.0±9.3)岁,同时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有基础心脏病但无诊断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,其中,男41例,女20例,平均年龄(60.3±10.9)岁。
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

    采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,白天每0.5小时自动测量1次,夜间每1小时自动测量1次,24 h内有效监测次数大于应获得次数的80%。血压监测分段:06:00~22:00为白昼血压,22:00~06:00 为夜间血压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(1)24 h平均收缩压、24 h平均舒张压和24 h平均压。(2)昼间平均收缩压、昼间平均舒张压和昼间平均压。(3)夜间平均收缩压、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压。(4)计算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率(即日间值-夜间值/日间值),比值≥10%为节律存在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